前站回顧-不是王者太強, 而是其他人真的太弱
如果, 早已知道結局為何, 那就只是看這場戲怎麼演而已。「大反派」今天意興闌珊, 其他GC又無力抗衡, 身穿黃衫的Vincenzo Nibali就這麼游刃有餘地, 拿下他今年環法的第三個單站勝, 轉眼間已經和Marcel Kittel 同樣都是最多勝的車手。
其他GC無力抗拒便罷, 至少像是Alejandro Valverde還撐得住, 但SKY車隊的Richie Porte(下圖左)表現卻讓人大失所望, 不管是爬坡能力的不足, 還是這一站演出大失常, 將近9分鐘後進站, 為他帶來GC名次從原本第二大幅滑落到10名之外的命運, 當然也代表他已失去了上巴黎頒獎台的機會, 堪稱本站最大輸家…。
本站開賽前, 所有人為在烏克蘭墜毀的馬航罹難者默哀, 由於馬航班機是從荷蘭阿姆斯特丹起飛, 機上又大部分都是荷蘭人, Belkin和GIANT-Shimano這兩支荷蘭車隊, 全隊人員還特別擊上黑帶表示哀悼。
一開賽之後, 集團內就出現不少試探性的脫逃攻擊, 慢慢地在第18公里時形成領先集團, 這其中包括了Jan Bakelants(Omega Pharma-Quick Step)、Rudy Molard (Cofidis), Bartosz Huzarski(NetApp)、Brice Feillu(Bretagne)、Giovanni Visconti (Movistar)、Alessandro De Marchi(Cannondale)、Daniel Oss(BMC), 和第8站的單站冠軍Blel Kadri (AG2R), 而Lampre-Merida車隊的Kristjan Durasek也在陣中, 看來也有不少是前幾站脫逃集團的常客, 而他們一度將時間拉大到4分鐘。
隨著場景來到進入阿爾卑斯山區的1級坡-the Col de Palaquit, 兩方差距縮小到1分鐘左右, 而前方的領先集團, 也因為各車手面臨無情的爬坡而開始瓦解, 最後只看到Kadri和Bakelants;不過後來卻看到De Marchi(上圖)再度出現, 追上前方二人, 最後甚至超過他們, 領先獨騎, 同時率先通過登山積分點。當時, 他己經領先後方的二人超過1分鐘了。
順便一提, 這一站的天氣真是熱到一個不行, 加上又是爬大山, 也讓主集團前方的領先車手慢慢敗退下來。在倒數15公里時, Bakelants和他後面的Kadri被收回, 而前方領先的De Marchi, 和主集團的差距也慢慢縮小。
爬坡當然也對主集團產生影響, 最直接的就是分裂。進入到最後一個終點超級爬坡, 所謂的主集團只剩下20多人, 這些都是爬坡能力還不錯的車手, 其中當然包括最強的Nibali。就在倒數13.8公里處, 他們收回了De Marchi 這最後一隻兔子, 也宣告GC間的戰爭正式展開!但結果, GC第二, 原本被認為至少有個拚面的Richie Porte, 雖然有隊友帶著, 卻愈騎愈後面!連在前方的Nibali都不敢置信地頻頻回頭在找他, 而Porte愈離愈遠, 我們就不要再提他了。
主集團裡, 首先嘗試攻擊的是Thibaut Pinot(FDJ), 不過馬上就被盯住;倒是外卡車隊Netapp-Endura的Leo König, 他的衝出對GC來說就較無感, 而他隨後也和Tinkoff-Saxo車隊的Rafal Majka, 在前方形成雙人領先組。而在主集團, 看來像是Valverde帶著Nibali和Pinot在騎, 好像也只有後兩人跟得上節奏, 陣中其他像是Pierre Rolland(Europcar), 美利達車隊的世界冠軍Rui Costa和老將Chris Horner等人, 也慢慢落隊, 形成新的集團。
剩下5.6公里時, Nibali終於衝出去了!Pinot和Valverde雖然後追, 但力有未逮, 兩人也形成新的小集團組合。就在Nibali接上最前方的Majka和König之時, Pinot和Valverde似乎互動頻繁!除了「密集地溝通」之外, Pinot也頻頻主動出擊, 不過攻了半天, 也沒把拉開拉爆。倒數3公里, 看來時機已到, Nibali加快踩踏轉數, Majka和König也只能乾瞪眼, 最後Nibali又是一個獨自進站的單站勝利, Majka和König約10秒之後進站, 而Valverde也在終點前衝出去, 比Pinot早3秒進站。
來自Netapp-Endura的Leo König(上圖), 去年曾在環西班牙賽拿下第8站勝利, 這一次拿下單站第3, 也算不錯;而Nibali(下圖)不但是第三個單站勝, 黃衫, 連紅點衫也收下了...
值得注意的是, 當Porte退出GC競爭圈, Valverde(下圖)順利接上GC第二, 隨之而來的巴黎頒獎台最後一席, 成為兩名法國車手-Pinot和目前白衫Romain Bardet (Ag2r)之間的競爭。法國車手自從1985年之後就不曾拿過環法總冠軍, 更在1997年之後, 再也沒有站上過總成績前三名的頒獎台, 今年是不是又有機會, 可以好好觀察…。
白衫的年輕車手Romain Bardet, 值得注意...
本站介紹-更硬斗的阿爾卑斯山站
雖然第三階段還有庇里牛斯山區要征服, 車評們已經將這一站認為是今年環法的Queen stage。
本站從Grenoble這一座法國東南部的科技重鎮出發, 這裡在2011年時, 曾經是環法的倒數第二站, 也是那一年Cadel Evans藉由計時賽贏過Andy Schleck, 最後搶下黃衫的關鍵站。路線向東立刻進入山區, 30公里後已經上到700公尺高的高地, 接著就在40公里處的La Paute, 看到中段衝刺點, 不過大概Peter Sagan也不會再主動去搶了。
筆者曾在2011年造訪Grenoble, 正為了當時環法的第20站個人計時賽, 上圖的突起山峰, 就是第13站的Palaquit山頭;下圖遠方的山區則是本站進行的方向...
48公里開始, 要爬今天的第一個高點-Col du Lautaret。整個爬到坡頂是34公里, 不算短, 也因此平均坡度只有3.9%, 也不算太陡, 預料在主集團按兵不動之下, 脫逃集團可以穩健地踩, 搶先一步吃下登山積分。
經過30公里的下滑, 經過餵食區之後, 接著就爬第二個高點-Col d'Izoard, 這是今年環法第二個超級坡。看起來, 19公里、平均坡度6%, 好像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但車評說, 這可以算是整個環法百餘年來, 少數難爬的坡之一。因為這段山路屬於「先甘後苦」型, 也就是:前面緩緩爬, 但愈接近峰頂, 陡度愈大, 雖然不至於大到是雙位數, 但平均7.5-9%之間, 也夠他們受的了…。
又是30公里的下坡, 來到最後一個坡, 也是1級坡的終點坡。12.6公里的平均坡度就有6.9%, 最且最陡的地方是終點前的2.5公里開始, 這裡平均就有8.5 %。這個坡在2013年的「小環法」(Critérium du Dauphiné)的最後第8站就出現過, 當時, 正是Alessandro De Marchi(Cannondale)一路到底, 搶下單站, Andrew Talansky第3, 黃衫的Chris Froome帶著Richie Porte, 一個單站第2, 一個單站第4, 最後兩個人分別贏得總成績第一和第二。不過現在, Froome和Talansky都退賽了, 所以Porte也弱掉了, 只是不知道De Marchi(下圖)還有沒辦法再衝一次, 拿個單站…。
不過, 看完第13站, 如果要預測單站人選, 不如直接來探討:Nibali會不會拿單站?對他來說, Froome和Alberto Contador的退賽, 他真的已經沒有敵手了, 甚至輕鬆拿個山地站勝利, 連紅點衫也自動來到身上。所以不管他會不會拿單站, 好像也沒那麼重要, 倒是來觀察的是兩位法國車手Pinot和Bardet的競爭, 以及他二人對Vaverde能不能形成威脅。當然, 也期盼Joaquim Rodriguez(下圖)休息一天之後, 能繼續扮演魔王角色, 這樣大家看得也開心一點…。
(圖片來源:環法官網;ASTANA、Movistar、Netapp-Endura、Team Sky等車隊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