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環法創辦人 Henri Desgrange 為求競賽時的公平,在1927年就導入團隊計時賽,當年的24站裡頭就有14站是以團隊計時賽的方式出發,不鼓勵不同隊之間的競爭,因此不叫好也不叫座,搞了兩年就走入歷史。

雖說 Desgrange 一向是相當有創意的人,然而也不代表他不會向別的賽事「致敬」,個人計時賽實際上就是這樣的例子。1932年一家名為 Paris-Soir 的晚報為了刺激銷售,也舉辦了一個自行車賽事,稱為 Grand Prix des Nations, 為一單日的個人計時賽,這個賽事舉辦的第二年就獲得莫大的成功,Grand Prix des Nations 也被視為地下版的世界計時錦標賽。 Desgrange 見到 Grand Prix des Nations 的成功,1934年就將個人計時賽納入環法的賽制裡。

另外一個讓 Desgrange 納入個人計時賽的原因,或許還帶有著一點復仇的快感。1930 年代環法走入國家隊賽制,因為拒絕商業隊的介入,因此環法官方需要負擔選手在賽事間所有的花費,形成很大的財務負擔。環法原本就是《汽車報》舉辦來刺激銷量的行銷活動,但其他的報業同行卻輕鬆同享這賽事帶來的好處,特別就是這家 Paris-Soir,Paris-Soir 晚報的性質讓其佔到賽事結果第一手報導的好處,相對的 Desgrange 的汽車報只能賣隔天的舊新聞。因此 1934 年第 21 站設計為早上一場公路賽,下午還有一場個人計時賽,選手一日要出賽兩站。而傍晚的賽事結果自然晚報來不及刊載,觀眾要了解最新的戰況只能詳閱隔日的《汽車報》。這就是個人計時賽在環法殿堂裡初登場的始末。

計時賽對總成績的影響

然而從選手們的觀點來看,選手們一開始對個人計時賽是相當排斥的,除了誤以為個人計時賽是不需用腦的純體力競爭之外,最主要的原因莫過認為這種個人的競賽會破壞國家隊裡的和諧,然而很快的選手就發現,個人計時賽提供了一種新平衡,讓爬坡沒那麼強的總成績選手有新的制衡力量,經過適當的鍛鍊,在計時賽裡也可創出一定的時間優勢。因此在引入計時賽之後,能穿上黃衫的選手不再完全是體態削瘦的爬坡型選手,所謂的 Rouleur (俱有絕佳計時賽能力的平路型選手)也有機會穿上黃衫。或者可以說追求黃衫的選手需要更全面的能力。

歷年來,幾乎所有多次問鼎黃衫的得主都可說是計時賽高手,例如:Eddy Merckx, Jacques Anquetil, Bernard Hinault, Miguel Indurain, Lance Armstrong 等等。像是五次環法冠軍,綽號「計時先生」的Jacques Anquetil, 他的黃衫策略幾乎就是在山路上緊盯敵手,精準的控制時間差,再以優越的計時賽能力擊敗對手。

01-Anquetil033-1_600  

圖說:精於計算的五屆環法冠軍 Jacques Anquetil,是極佳的計時賽高手,他的騎姿到現在仍是參考樣板

低風阻優勢逆轉勝

但如果要提到計時賽造成的影響,絕對不能不提 1989 年的美國籍的 Greg LeMond 與法國籍的 Laurent Fignon 在香榭大道上的戲劇性結果。當時的 Fignon 在 L’Alpe d’Huez 之後就以50秒的差距領先第二名的 LeMond,最後一站是設在巴黎的計時賽,從凡爾賽騎向香榭里舍大道,幾乎所有法國的報紙都準備好頭版,要大肆為 Fignon 慶祝他的第三次環法冠軍,然而戲劇性的結果就是一場 24.5 公里的計時賽下來,Fignon 在 L’Alpe d’Huez 上贏來的優勢完全用完,還倒輸了8秒鐘。雖然 Fignon 也是頂尖的計時賽好手,然而相對於 LeMond 的流線計時帽,55-12的大齒比,與低風阻手把,Fignon 的優勢只剩前封閉的碟輪。

1989-4th-tappa-Lemond-in-az

tumblr_leig5svYnN1qdw1kro1_500  

圖說:LeMond(上)使用的器材,比 Fignon 更具低風阻優勢

同年的單車雜誌做了一個預估,認為 LeMond 的低風阻把手可以讓他有1分鐘的優勢,相對於使用傳統牛角把的 Fignon,而流線計時帽也估計有縮短 16 秒的效果。雖然早在十年前 Bernard Hinault 的座駒 Gitane Delta 已走進風洞裡做測試,五年前 Francesco Moser 騎著經風洞測試後的自行車破世界的一小時記錄,然而似乎 LeMond 與 Fignon 這戰才讓所有人驚覺,風阻對於個人計時賽的影響之大。

這次的大逆轉事件,讓環法主辦單位從此不敢再將個人計時賽放在最後一站。除了山地站之外,個人計時賽就是輸贏的另一個決勝點,這就是對抗時間的真實之賽。

器材的競爭

90 年代複合材料的應用讓計時賽成為軍備競爭的舞台。頂尖的選手,騎著一體成形的自行車、流線型安全帽、光滑的緊身衣出賽,一再創下人類最快速度。UCI 為了讓自行車賽不要淪為器材之爭,把這些現代化的自行車禁掉,計時賽仍需騎傳統的「鑽石形車架」。然而車廠還是在規則中找空間,像魚一樣又扁又平的器材仍帶來優勢,UCI 再祭出新招,限定管材的寬度厚度比。雖然如此,車廠以及人身配件廠商仍無所不用其極在每個細節斟酌,要讓車手劃開空氣,高速前進。而風洞測試也成為器材以及頂尖選手調整姿勢的必要課目。

pinarello-indurain-560x374  

圖說:Miguel Indurain 所騎乘的計時賽戰駒

無論器材如何進步,計時賽演進至今,人的力量還是扮演最關鍵的角色。環法賽場上,世界錦標賽冠軍、國家計時賽冠軍、黃衫爭奪者同場較勁,我們可以在這個「真實之賽」中,觀察誰真正具有黃衫相。至於只練爬山不練計時賽的車手,很抱歉,近四十年來只有義大利爬坡好手 Marco Pantani 在 1998 年拿下黃衫。可見計時賽能力已成為奪冠的必要項目。

bettiniphoto_0131533_1_full  

圖說:進風洞測試已經是車廠開發產品以及選手調校姿勢的基本套餐

arrow
arrow

    美利達單車大聯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