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站回顧-慘烈的一站
第五站果然是今年環法的第一個「亮點」, 卻沒想到過程是如此慘烈…。
圓圈中白車帽的, 是Marcel Kittel
15.4公里的石板路, 讓第五站被稱為是「縮小版的Paris-Roubaix」, 想不到的是, 壞天氣也來湊一腳, 有風, 也就罷了, 但下雨, 不光是因為泥濘增加了騎在石板路的困難度, 即便是主辦單位事先己經取消了9段中的2段, 但是就連一般道路也因為濕滑, 而意外頻傳。
黃衫Vincenzo Nibali差點被隊友害到, 還好他穩得住...
或許該這麼說吧, 你想得到的、唸得出名字的車手, 這一站幾乎都摔了!有人在石板路摔, 看來理所當然;但有人還沒進到石板路, 就摔得一塌糊塗。就算有人沒摔, 也因為在濕滑路面的高速行進, 一遇到像是轉彎或是圓環之類, 必須將車子及身體重心移向一側, 也導致瞬間飄移, 影響行進。
當然, 摔車的最大咖就非Chris Froome莫屬, 在前一天已經提過, 他在第四站就莫名其妙的一摔, 看來就是不妙, 因為手腕的傷勢, 直接影響的就是對車子的使力和操控, 更別說在濕滑路面的平衡, 以及石板路的顛簸了。結果, 看來應該是還沒騎到石板路, 就連續幾次摔車加重手腕的傷勢, 當他站在路邊許久, 遲遲沒有繼續上路, 接著慢慢進入Jaguar的隊車, 電視轉播畫面打出abandon的字樣時, 確定Froome繼Mark Cavendish之後, 成為今年環法第二位GG的英國車手。
看來Richie Porte是接下來的SKY主將了...
如果說, 有人在這一站的慘烈「摔摔樂」當中逃過一劫, 指的應該就是Alberto Contador(下圖)了!這一位被認為是和Froome並列今年環法總冠軍的兩大熱門之一, 因為Froome的退賽, 頓時大大增加了他的奪冠希望。豈料, 這一站即使他沒摔, 卻因為機械故障, 加上似乎沒人幫忙使力, 導致落後大集團的時間愈來愈多, 到後來和黃衫Vincenzo Nibali小組的時間也愈拉愈大。
先不管單站是誰, 無疑地, Nibali可以說是這一站的最大贏家, 因為在眾GC主將在石板路上紛紛中箭落馬之時, 他至少能在主力副將的帶領下, 穩穩地騎, 不只保住了黃衫, 更因為拉大了和其他GC的差距, 讓他在第一階段(第一休息日前)可以穩穩穿著黃衫。
有人說, 天雨、路滑、泥濘, 加上石板路, 這才是真正的古典賽精神。如果說, 在現代科技愈加發達, 在有人面對這種「回歸舊情懷」的比賽方式大傷腦筋, 甚至大加排斥之時, 如果有另一種早已適應過這般惡性地形, 並且把它轉換成動能, 相信兩種結果是會大不相同的。這一站的單站冠軍-Lars Boom顯然就發揮了這樣的本能。
Boom是從「越野公路車賽」(cyclo-cross)出道, 他從青年時期就拿過U-23的世界冠軍, 2008年再一舉拿下職業組的世界第一, 越野公路車賽的特性, 簡單地說, 就是把登山車賽的路段用公路車來騎, 所以, 土坡、泥濘、顛簸、急彎、直下, 這些對Boom來說都是家常便飯, 而拿來用在一般人看了發愁的泥濘濕滑石板路, 也只是剛好而已。其實賽前所說到的幾位古典賽好手, 包括像是Fabian Cancellara、Niki Terpstra、Arnaud Démare等人, 有的或許真的表現失常, 但像是坎叔和Peter Sagan, 他們也只能算是正常發揮, 因為Nibali和他的ASTANA車隊合作戰術成功, Boom的穩定突出表現, 就把他們幾位比下去了。
第5站的單站前20名(上), GC總排名果然大洗牌(下), Jakob Fuglsang護主有功, 擠下Sagan成為GC第2, SKY的新任帶頭大哥GC第8, Contador則以2:37, 落到GC19
本站介紹-惡夢之後, 衝刺車手回歸舞台
跑完了令車手傷神傷身, 車迷觀眾卻看得起勁的第五站, 第六站回歸到平地站,從法國北部行進到東南部地區, 終點的Reims是法國的軍事重鎮, 一次大戰時期是重要的戰略前線, 而在二次大戰也成為駐法德軍的受降地, 看來有它的歷史地位。
基本上, 這一站可以分成兩部分:前100公里左右大致平坦, 過了100公里之後開始有起伏, 包括兩個4級坡在內一共有4個爬坡, 路線來說大致單純, 就連終點前幾公里進入Reims的路線都相對筆直許多, 看來前幾站已經演出帽子戲法的德國人, 能不能有機會再下一城, 或如何地再下一城, 因為隨著他一站一站地衝, 相信其他衝刺車隊或多或少也開始要作出因應對策…。
Kittel在他的臉書上說, 他們撐過來了, 看來第6站, 又是一條好漢!
(圖片來源:環法官網;Alberto Contador, Chris Froome, Marcel Kittel & Le Tour's FB)